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银行刚降息,券商已行动。
7月25日,时隔7个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再次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年利率下调5个基点,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下调20个基点。
下调落地的首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多位券商销售人士频繁转发上述消息,并附言介绍券商产品,其中债基、券商收益凭证等固收类产品为主。
由于存款利率的下降会对存款资金、银行客户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这将成为券商入局的机会。
一位券商总部从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调首日虽尚未有“统一部署”,但组里已经在密集讨论应对策略;另一位券商产品研究员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关注银行2-5年期存款客户中人群和机构的主要类型。
本轮降息后,银行存款的可能流向有哪些?在规模和节奏上又将如何?
良机难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多位券商从业人士在社交媒体频繁转发六大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消息,重点提及5年期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并附言介绍券商相关理财产品。
一方面由于客群风险偏好接近,一方面也由于股市持续震荡,券商重点推销的产品以债基、收益凭证等产品居多。其中一位券商客户经理向记者推荐了一支华夏基金的A份额债基,并表示“目前主推的为固收类产品。”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一位券商产品研究人士表示,下调首日虽尚来得及“统一部署”,但组里已经在密集讨论应对办法。
深圳一位券商营业部市场总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目前能替代存款的主要还是债券型产品,在资产荒背景下收益较佳。鉴于目前的市场环境,我们将银行客户引导至权益投资的难度较大。”
7月25日收盘,上证指数收于2886.74点,下跌0.52%,深证成指收于8474.70点,下跌0.22%,沪深两市成交较昨日小幅缩量6.11%。存款利率下行带来的收益减少,是否足以抵消市场持续调整产生的风险厌恶,仍难以定论。
除了债基外,也有券商人士正在大力营销券商资管的“券商收益凭证”这一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收益凭证与银行的结构性存款非常相似。产品结构上均为本金+挂钩浮动收益,风险等级一般都为R1,均按每年多期发行,期限均为数月不等。在本金兑付上两者都有一定保障,其中银行结构性存款属于存款范畴,本金部分受存款保险保障,浮动收益部分不保证;而券商收益凭证的本金兑付以券商注册资本金做担保。
因此,券商收益凭证可以作为吸引银行存款客户的竞品。
与此同时,也有银行人士转发上述降息消息,记者注意到以股份制银行人士居多。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直言,股份行下调利率一般晚于国有行,而这时候通过向客户制造“降息焦虑”来揽储一直是一种营销方式。
同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接到保险公司的营销电话,对方称银行存款利息下调,收益过低,建议考虑将存款置换为五年期的保险产品。此外,记者注意到平安理财公众号在7月24日发布了一条《低利率下分红型理财的价值》的推文。
存款的“挤出效应”有几何?
除了银行存款的流向外,“挤出”的规模和节奏也值得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在上一轮降息时,银行存款的“挤出效应”在证券公司看来并不明显。
“上一轮降息,我们对溢出的感受并不明显。这次降息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次是否会触达银行客户不可接受的收益区间,我们都非常关注。” 一位头部券商产品研究员向记者分析,或许收益率要降到1.8%甚至更低,客户才会觉得存款缺少性价比。
在客群方面,他表示,目前十分关注银行2-5年期的存款客群的具体画像,包括个人和机构的具体类型。
一位券商财富管理部人士也分析道,对于存款客户而言债基无法保本,吸引力有限,真正有关系的是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的群体。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访了多位银行客户经理,一位银行零售客户经理表示,2-5年期限的客户一般为对理财知识了解有限的中老年人居多,部分为孩子开卡存压岁钱的父母,以及被市场伤害过的上班族。
而在对公存款方面,一位股份制银行总行部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5年期存款的机构客户一般为保险、财政资金,以及现金流充裕的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
然而,他表示部分企业客户的资金不能“走表外”,无法流入资管。
“一些机构的资金不能买理财型的产品,只能做存款。并且也有企业客户有刚兑需求。”上述银行总行人士表示。
而在存款流出节奏方面,虽然利率的下调可以即日落地,但存款本身存在不同期限,并非同时到期。因此也有银行理财子人士向记者表示,“还没反应那么快。”
标签: #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