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机构之家
近日,据基金人事报道,浙商基金副总经理王瑞华拟离职,目前虽还在走相关流程,但其去向已确定,下一站将出任华富基金副总经理。
王瑞华,南开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历任上海凯石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日发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总经理,2019年出任浙商基金副总经理,同时担任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浙商基金于2010年9月28日获准成立,并于同年10月开始正式运营,目前股东持股比例为:民生人寿保险50%、浙商证券25%、养生堂25%。
从过往的规模变动情况来看,浙商基金在2017年曾经历了一次显著的规模增长。具体来说,其管理规模从2016年末的115亿元大幅跃升至2017年一季度末的610亿元,这一增长也被视为公司的“高光时刻”。然而,随后由于浙商日添金货币基金规模的缩减,浙商基金的管理规模开始迅速下降,至2018年末,其管理规模已降至214亿元。
而王瑞华正受命与此关键时期,从2019年开始,浙商基金的管理规模逐渐回升。经过数年的努力,到2023年二季度末,公司的管理规模重回历史高点611亿元。但随后,浙商基金的管理规模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下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其管理规模已经跌破500亿元大关。
浙商基金产品结构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债券型、货币型基金规模分别约为267亿元、153亿元,合计420亿元,占总规模的比例达到85.6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权益类投资规模和比例却面临着日渐严重的挤压,同比下降8.49%,呈现出一种相对萎缩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为2.53年,这一数据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值3.77年。其中,任职年限少于3年的基金经理占比超过64%,而管理经验超过5年的基金经理仅有一位,即贾腾。
2024年3月20日,浙商基金连续发布了基金合同终止公告,涉及旗下三只发起式基金,分别是浙商智选食品饮料、浙商智选家居和浙商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然而,前两只基金均出自基金经理贾腾之手。
发起式基金成立满3年,如果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基金将终止运作清盘。基金规模之所以停滞不前,从根本上还是源于业绩的拖累,2023年,贾腾管理的浙商智选家居股票基金净值跌幅达18.93%,管理的浙商智选食品饮料股票基金净值跌幅达20.2%。
除此之外,复盘贾腾在管产品收益情况,在拥有三年以上业绩数据的产品中,除了浙商丰利增强债券基金外,其他产品的业绩均为亏损,其中,浙商沪港深混合基金的亏损幅度尤为显著,超过了40%;在拥有两年业绩数据的产品中,所有产品的表现也均为亏损;在近一年的数据中,公司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浙商中华预期高股息和浙商沪港深混合两只基金实现了正的收益,然而,其他产品依旧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
表1 贾腾在管产品收益情况
除了大环境因素外,贾腾近年来产品业绩的惨淡表现,导致其管理规模从2023年一季度153.87亿元下滑至62.07亿元,这一变化凸显了投资者对其管理能力的担忧和资金流出的压力。
尽管如此,贾腾仍然是全村唯一的希望。其他主动权益类产品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更是一塌糊涂,不仅年化回报均为负数,而且任职时间普遍较短,均在三年以下。这样一批年轻基金经理,不仅在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经验略显稚嫩,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在职业道德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表2浙商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2023年6月,浙商智选领航三年持有基金发行之初卖点之一是查晓磊和向伟双基金经理组合,然而,产品封闭期尚未结束,两位基金经理竟相继“跑路”;2023年7月,浙商基金前基金经理刘炜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未***息,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最终被浙江证监局罚款30万元。
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下滑、业绩不善与2023年浙商基金经历的高管层变动和调整密切相关,这种不稳定因素可能是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3年浙商基金共发布5条高管变更/离任的公告,涉及首席信息官、财务负责人、督察长等重要职位。具体来看,2023年1月18日,由于个人原因,郭乐琦辞去了督察长的职务,并由王波暂时代任该职位。随后,在2023年7月12日,公司宣布纪士鹏担任新任公募基金公司督察长。进入8月,浙商基金再次进行人事调整,自2023年8月1日起,王波被任命为财务负责人。到了年底,2023年12月14日,唐生林因个人原因辞去首席信息官的职务,大约10天之后,公司任命鞠海洋为新任首席信息官。
这种频繁的人事变动可能给公司的战略执行和团队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如今,时任五年的副总经理王瑞华离职,更是加剧了这种不稳定性。
在高管层变动和业绩不佳的双重压力下,浙商基金未来的主动权益之路愈发难走。
标签: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