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普惠保险制度出台:农民、妇女受益 大型险企承担更大责任

tamoadmin 0

  我国首个普惠保险制度正式出台。

  6月6日,金融监管总局对外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基础保险服务提质扩面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保险服务可得性实现新提升。

  近年来,我国普惠保险发展迅速,最典型的如惠民保,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新增惠民保产品和迭代惠民保产品共622款,为多地居民提供了除基本医疗保险外的更多保障。

首个普惠保险制度出台:农民、妇女受益 大型险企承担更大责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次《指导意见》则将提升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作为重点领域,要求保险公司加大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保障力度。

  这其中,大型保险公司应承担更多责任,《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这类险企的普惠保险考核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

  业内人士认为,后续,普惠保险有可能在农村保险、普惠养老保险以及营运车保险等方面深耕。

  聚焦农民、妇女等群体 鼓励发展商业养老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年,国务院也印发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普惠保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普惠保险发展仍存在服务广度不够、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保障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指导意见》应运而生。根据要求,普惠保险作为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围绕保障民生、服务社会,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泛覆盖、公平可得、保费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险服务。

  具体来看,《指导意见》要求,应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等群体保险保障水平,针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群众、脱贫人口、城市低保人群等的实际情况和保险需求,开发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定期寿险、家庭财产保险等产品,提高重点群体抵御风险能力。

  《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加大特定群体保险保障供给力度。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发展面向各类风险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保障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合理扩大对既往症和慢***人群的保障,着力满足高龄老年人保障需求。同时,积极开发和提供适应残疾人风险特征和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及服务。

  此外,《指导意见》还要求,加大对妇女“两癌”、儿童先天性疾病、罕见病等的保险保障。聚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店经营者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开展相应的新就业形态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针对我国面临的老龄化挑战,《指导意见》还特别提出,创新发展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领取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产品。

  可以发现,《指导意见》主要聚焦农村居民、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新市民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等,相关政策出台,这部分人群有望获得保费更低、保障更全面的普惠保险服务。

  提升普惠保险水平 大型险企承担更大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针对特定人群外,《指导意见》还特别提出,要提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抗风险能力。扩大企业财产保险、知识产权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供给和服务,分散企业运营风险,助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同时,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普惠保险,创新企业和个人风险共担、灵活付费的服务方式。

  农业保险也是普惠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意见》提到,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稳步拓宽大宗农产品保险等覆盖面,鼓励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和养殖业保险,同时,提升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精准性,着力提高小型农户投保率。

  为了让普惠保险真正落地,《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落地办法。

  比如,要求保险公司建立普惠保险发展领导体制,董事会和管理层定期听取普惠保险发展情况,加强普惠保险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将开展普惠保险、履行社会责任纳入经营绩效考核,大型保险公司普惠保险考核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进一步推动大型保险公司主动承担责任,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未来,普惠保险或许能在这几个方向上深耕,一是各地的惠民保,或将进一步降低理赔门槛,惠及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其次是养老,保险公司可以考虑开发类似惠民保的普惠养老保险产品,进一步应对老龄化挑战;此外,过去一段时间,新能源车投保贵、投保难的问题屡受关注,这方面也值得保险公司关注,毕竟开网约车的大多也是中低收入人群,也需要更普惠的风险保障。同时,一些货运车的保险设计也可以更普惠。

标签: #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