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建5个通用机场 谋划布局高速磁悬浮通道

tamoadmin 0

  来源:新快报

  广州最新交通施工图出炉。5月17日,由广州市***办公厅印发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广州市******挂网公布。《规划》梳理未来形势及运输需求,明确发展目标,并提出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综合门户枢纽、城市交通网络、交通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广州将在番禺、增城、南沙、从化、黄埔等地规划建设5个通用机场。同时,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

广州将建5个通用机场  谋划布局高速磁悬浮通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分级及规划情况

  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南沙港区(含南沙港物流基地)、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广州国际港、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全国型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港黄埔港区、广州港新沙港区、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州白云站、广州北站、黄埔(鱼珠)站、新塘站、南沙站、增城站、庆盛站、从化站、知识城站、白云国际机场T3站、佛山西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关键词:发展目标

  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

  《规划》指出,广州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截至2023年底,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其中轨道1261公里,道路约1.4万公里,航道1481公里,建成了与超大城市相匹配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但广州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有待增强,北向至京津冀地区通道趋于饱和,西北向至成渝城市群铁路通道单一,东向与长三角地区高标准直达高铁通道尚未建成。运输网络通达度和频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国际航点数偏低等。

  随着大湾区融合发展及居民出行需求多元化,客运出行持续增长,预计至2035年广州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速约为3.6%,市域客运总量5600万人次/日,其中城市内部约4800万人次/日,整体分布呈现“内缓增、外剧增”及“纵轴增强、横轴显现”(新时期广州提出构建“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空间结构)。

  为此,《规划》要求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规划广州“十向四联一环两纵三横”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至2035年,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约2万公里,其中轨道约2200公里,道路约1.5万公里,航道约1500公里。

  《规划》明确,广州将打造面向国际、全国、区域和城市服务范围的四级分类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5个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17个全国型综合交通枢纽和一批区域型、城市型枢纽。

  从总体目标来看,到2035年,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 即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

  关键词:航空枢纽

  规划建设5个通用机场

  作为“顶流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建成两座航站楼、三条跑道,三期扩建工程在建,2023年旅客吞吐量6317万人次,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规划》提出要继续提升白云国际机场枢纽能级,建成三个航站楼、五条跑道,至2030年机场旅客吞吐能力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380万吨。

  在机场规划方面,《规划》提到要加快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推动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协同分工,共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番禺、增城、南沙、从化、黄埔等5个通用机场,统筹推进直升机起降点布局,逐步完善飞行服务站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提升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能力,构建城市低空飞行服务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强化推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各种交通方式深度融合。结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新建白云国际机场T3高铁站,规划预留广州北站T4航站楼和专用轨道,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等铁路枢纽打造成为空铁联运一体化发展的典范。规划引入“6条高铁+5条城际+2条地铁+1条专用轨道”,1条专用轨道为广州北站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空侧专用轨道。

  关键词:铁路通道

  超前谋划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

  目前,广州的铁路枢纽布局是“五主四辅多节点”。五主即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白云站、佛山西站;四辅即广州北站、黄埔(鱼珠)站、新塘站、南沙站。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提质改造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北站,高规格推进南沙站规划建设,新建黄埔(鱼珠)站、知识城站、从化站,至2025年高速铁路区级节点覆盖率达到83%,至2035年达到100%。加快推进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广州东站至新塘站五六线、广州站至广州东站三四线等线路建设,增强引入城市中心的铁路通道能力,强化枢纽互联互通。

  《规划》提出加强铁路通道建设,畅通“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高铁通道,推动形成十大出省高铁通道,强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支撑服务能力。新增广清永高铁、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提升广州至成渝方向联系效率;新增广河高铁,增加广州至长三角方向高铁通道;积极谋划扩容广州至京津冀方向高铁通道;加快广湛高铁建设,强化广州与滇中方向联系;新增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广深高铁新通道,强化广州与珠澳、深港联系。

  《规划》还提出,超前谋划广州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实现与大湾区各城市中心1小时互达、与省内城市2小时互达、与邻近省会城市3小时互达、与国家级城市群主要城市5~8小时互达。

  关键词:轨道交通

  实现轨道运营服务公交化

  《规划》提出,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强化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如何打造?具体为构建由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快线A、城市轨道交通快线B及城市轨道交通普线深度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落地,力争2035年建成1000公里城市轨道网。

  协同城际铁路,建设更高效的城市轨道快线A。加强与佛山、中山、东莞、深圳、清远、惠州等城市的轨道衔接,推进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佛穗莞城际等规划建设。按照“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运营模式,实现轨道运营服务公交化,推进广州与相邻城市的各重要组团紧密联系。

  建设更便捷的城市轨道快线B。加***号线东延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等线路建设,重点推进地铁8号线北延段及支线等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项目,支撑广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实现南沙、东部中心及***综合新城至中心城区快速通达。

  关键词:南沙开放

  建立与香港的直接交通联系

  作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与新引擎,《规划》表示,南沙交通发展水平与城市定位不匹配,并专节提出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规划》提出,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推进以南沙港为核心的广州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南沙港区国际海铁联运码头工程等建设。

  《规划》表示,构建南沙中心区直达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重点平台和重大交通枢纽的半小时交通圈。积极争取港深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站,建立南沙枢纽与香港的直接交通联系,研究将中南虎城际及肇顺南城际提升为高铁、城市轨道22号线东延,强化与珠江东西两岸的快速连通,形成以南沙站、庆盛站为核心,全方位对外放射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同时,深化南沙客运港与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穗港客运港等航班联动,提升“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水平,稳妥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支持南沙开展面向未来的交通新技术、新服务创新试点。

  完善贯通全市的快速直达交通系统。《规划》提出,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地铁22号线、4号线复线规划建设,谋划研究京广高铁广州南至南沙延伸线工程,与广珠(澳)高铁、地铁18号线等形成多通道轨道布局,实现30分钟到市中心,1小时通达市域各组团。

  内部交通网方面,完善“一环七射两联络”区内城市轨道网络。“一环”为15号线轨道环线,串联南沙中心城区重点组团及重要枢纽。“七射”包含轨道交通4号线、4号线复线、18号线、22号线、31号线、32号线、38号线等7条射线,强化南沙中心城区向庆盛、北部、南部片区及周边城市辐射能力。两联络包含轨道26号线、33号线,支撑南沙北部组团交通联系。

  ***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编辑:赵静明

标签: #南沙

上一篇贵安发展集团携手华为 共同推进大模型产业化落地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