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理了
海外及国内共22 家主要/
重点车企的盈利
能力及成本结构数据,以对比跟踪海外及国内车企财报数据背后的特征和趋势。由于数据披露的问题,不同指标/年份计算平均数所用车企不同。 盈利能力上,海外车企毛利率高于国内自主10PP。2023 年毛利率(统一为含税金、不含
研发费用)海外豪华22%>海外普通20%>国内自主10%(不含新势力)(除ASP 使用加权平均外,指标一致使用算术平均,后同),各自同比基本不变。海外毛利率更高原因主要两点: 1) 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更稳定:相较于国内,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较稳定、竞争也较平稳,这也直接影响了车企盈利能力,过去5 年海外车企毛利率整体有所提升(豪华和普通车企分别+2PP),而国内车企有所
下降(-2PP)。 2) 海外汽车产品结构更
高端:相较于国内,海外汽车市场起步更早,目前已以增换购为主,从ASP 上可看
出海外偏中高端、国内中低端的特点――海外豪华53 万元>海外普通30 万元>国内自主14 万元(2023 年),中高端产品利润率一般而言也会高于中低端。 海外车企净利率高于国内自主约5PP。2023 年净利率(不含投资收益)海外豪华6.7%>海外普通5.3%>国内自主1.3%,剔除宝马2022 年华晨宝马并表收益后,各车系同比变化不大。国内外净利率差异比毛利率差异更小,主要因为海外车企费用率更高: 1) 销售费用率:海外普通5.9%>海外豪华5.4%>国内自主4.7%;2) 管理费用率:海外普通4.3%>海外豪华3.4%>国内自主3.0%;3) 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含摊销,后同):海外豪华4.5%>国内自主4.1%≅海外普通4.1%。 管销研费用主体构成是员工薪酬,海外车企费用率更高,也是由更高人工成本所致,具体薪酬/营收占比:海外普通11.2%>海外豪华10.6%>国内自主9.6%。 海外车企单车净利为国内车企的5~20 倍,主要由高ASP 与高净利率同时带来:具体2023 年单车净利(不含投资收益),海外豪华3.7 万元>海外普通1.4万元>国内自主0.2 万元。 成本结构上,近年海内外车企差异及变化主要在研发费用/总成本。2023 年车企大致为,总成本100%=COGS 87% + 销售费用5% + 研发费用5% + 管理费用3% + 财务费用0%。 1) 横向对比:海外研发费用占比更高,2 023 年海外豪华5.0%>海外普通4.4%> 国内自主4.2%,车企研发费用主体是员工薪酬和车型开发
试验等支出,数据主要体现豪华相较于普通、海外相较于国内的薪酬和试验
外包开支强度更高。 2) 纵向对比:海外研发费用占比下降而国内研发费用占比提升,2023 年同比海外普通(剔除丰田)-0.3PP>海外豪华-0.1PP>国内自主+0.7PP。该趋势大致贯穿了过去3-5 年,体现国内车企在竞争、电动、智能的大背景下,研发投入强度
持续增加,缩小了海外与国内车企差距,而海外研发/总成本占比下降主要受到COGS 占比提升的影响,估计与整体材料成本上升有关。 虽然海外车企产品结构、盈利性好于当前中国车企,但考虑到发展阶段不同,同时自主车企通过电动智能变革、中国制造业优势已经开始获得销量、
份额及ASP 上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未来自主车企的产品结构、盈利性有望持续提升。 1) 销量:2019-2023 年自主车企乘用车销量从831 万辆持续提升至1463 万辆,是自主车企在电动化背景下,产品、品牌、供应链和研发等维度竞争力增强的综合体现。 2) 份额:2019-2023 年自主车企乘用车份额从39%持续提升至56%(中国市场),随着自主车企竞争力的提升,未来份额有望提升至70%以上。 3) ASP:2019-2023 年自主车企ASP 从10 万元持续提升至14 万元,随国内增换购占比持续提升,同时自主车企依托电动智能的优势开始在20 万元以上市场具备一定话语权,自主车企的产品结构持续
升级,ASP 也有望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从盈利角度看,海外车企受益于更平稳的竞争格局+更高的产品结构,盈利能力好于中国车企,这同时也意味着未来随国内竞争强度的下降,整车行业在制造的
商业模式上可能也会迎来盈利性的回升,如果有软件生态等新业态,则有望更高。此外,海外整车行业的盈利性叠加中国车企产品竞争力,也为国内整车出口带来了更丰厚的利润,成为去年以来自主车企盈利的重要补充。综合而言,我们看好自主整车持续的发展,包括
全球份额以及未来盈利性的提升,皆有较大成长空间。短期标的选择上依然需要把握新车等催化剂的影响。建议持续关注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赛力斯、小米集团、理想汽车。 风险提示:本
报告中指标为根据海内外车企财报数据计算的平
均值,由于数据披露的影响,不同指标不同年份计算平均数所含公司或有一定差别,带来一定误差,同时,平均数本身作为一种数据评价方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国内经济和消费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强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经济政策影响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网络,若有文章、图片版权异议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立即处理
标签: #海外